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本站首页  机构简介  工作动态  教育要闻  高教视窗  文件法规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高教视窗>>正文
 
我与本科教学专辑(10):教学:大学教育的第一职责
2019-09-17 12:07  

 

 

 

教学:大学教育的第一职责  

——对大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教育系  鲁保华  

 

一、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教学为本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内涵决定了一切教育和教育的一切都必须以“人”为旨归,“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性规定。“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是民之大计、社之大计,生之大计、福之大计。古往今来,教育乃百代之业,树人乃千秋之功。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进而“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焉。设黉宇,立精庐,杏坛传道,降帐授徒,树蕙滋兰,金针度人。大学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最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和性质方向,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根基和动力。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本体功能,既是大学功能的历史起点,也是大学功能的逻辑起点,而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产生的外在功能、辅助功能。大学教育必须恪守践行和回答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要义和根本问题。所以大学教育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我国大学教育的核心使命。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只有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核心使命,造就一大批堪当大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高等学校负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必须时刻牢记并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一中心,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  

大学的教学工作作为大学教育的中心工作和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和实现人才培养主导权的最有效途径,是保障人才培养安全更好服务于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防线。对于大学而言,轻视教学是舍本逐末,忽视教学是本末倒置,就会丢失大学的基本价值,丧失大学的基本功能,就会重演历史悲剧。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高等学校多年来对于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教学的中心地位既没有充分体现也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既没有全面履行好法定的职责义务,也没有系统担负起道义的期盼和嘱托。出于学校自身利益和所谓快速提升科研水平的功利需求,有些大学和学者置国家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于不顾,沽名钓誉、急功近利,高喊大学因学术而生,大学要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一切要为学术和学科建设让路,一切都要围着学术和学科转。特别是受到教学非学术科研即学术等思维方式的影响,高校对自身职能以及如何有效履行职能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正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在高校教师的履职行为中受到动摇,面临着现实的危机,影响到高校办学的质量和声誉,危及高校的立身之本。因此,回归本真,回归教学,回归课堂(包含不同空间的教学场所),这才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升本院校,应有清晰和明确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有全面和系统的职责定向——教学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能靠文件和会议,不能靠口号和标语,最终要端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大学办学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根本、教学工作是主业的指导思想,要全面确立教学为大、教学为上、教学为主、教学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学校工作的整体计划安排上,要强化和保障教学是中心、教学是主轴、教学是要务、教学是首责。在制度建设和机制运行上,要突出教学、强化教学、坚守教学、呵护教学。在学校文化创建和价值建构上,要尊重教师主体、崇尚教学精神、秉持教学理念、捍卫教学地位。不管大学的内涵和职能怎么变化,“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这一本性始终未变,也绝不能变。教学之重,重于泰山;教学之大,大于天宇。这是大学始终如一的基本信念。  

二、大学教师必须坚持潜心教学、修身贻范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大学教师作为大学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责任担当的主体、目标实现的主体,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其主体职责就是“教育教学”,其根本使命就是“教书育人”,这是大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本份和道义,更是大学教师的义务和权责。正所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政化教育管理体制,催生出的各种唯科研、唯论文的评审、评比,以及受此直接影响的学校生存、发展和教师生存、发展的相关资源、利益裹挟驱动,加之名目繁多泛滥成灾的非理性的大学排行榜的诱导,使得大学的教学工作和教师的教学职责被淡化和边缘化。大学俨然成了科研院所,大学教师成了科研人员,所有高校不分层次和类型都在高喊“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科研至上”,是乎“科研”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功的“金钥匙”,“科研”就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诸多问题和矛盾的“灵丹妙药”。所有大学教师都被“捆绑”到“科研”这辆“战车”上。学校争项目,院系跑工程;单位抢课题,个人拼论文;资金比多少,成果数量定。课堂技术化,教授无踪影;教室被遗忘,讲台已陌生。高校的这种“全员科研运动”,造成虚假的科研繁荣和学术的泡沫垃圾,是对大学教育宗旨的违背,是对大学教育价值的亵渎,是对大学教育精神的玷污。基于对“科研”和“学术”的狭义理解,以及“教学非学术”的错误认知,大学教授不愿给本学生上课,大学教师不屑于教学工作,已使人类教育千百年来所倡导和追寻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立德修身、宗匠陶钧,树人贻范、文脉传承,怀德怀刑、垂浴后昆,津逮儒生、盈科后进等的木铎金声和教化遗风渐行渐远。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大学教师,固然要担当研究创新、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之责,但大学不同于专门的科研机构,大学教师不同于专门科研人员。大学的首要任务是组织教学培养人才,大学教师的首要而基本的职责是实施教学教书育人。身为大学教师,应始终铭记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专业职责,即教书育人。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的那样:“要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师者之教,天赋之职;教师之本,教学为尊。大学教师,要钟情于教学,奉献于课堂,对教学权利有足够的尊重,对教学责任有必然的敬畏。大学教师,要捍卫教学的中心地位,守护课堂的主要阵地,维护讲台的庄重权威,坚守师道的神圣使命。大学教师,要博纳丰赡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自觉恪遵教学规则,精心创设教学过程,审慎规范教学行为,反思优化教学结果。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建立独立的、专门的大学教师培养组织机构和体系标准,很多大学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特别是有关“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评价理论”等理论知识的缺失,对教育、教学和学习的科学性、规律性、创造性等缺乏认知和理解,理所当然地认为“学者即为师”、“学者必良师”,把教学简单化、程式化,更不愿意从理论和实践上去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课程、学习等问题。  

教学是科学,教学是研究,教学是学术。早在1990年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卡内基基金会前主席博耶就在《学术反思》报告中就指出,学术应包含四个相互区别但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他十分强调教学学术,认为“教学支撑着学术。没有教学的支撑,学术的发展将难以为继”。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学相长、创造和扩展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既在培养学生,又在造就学者。大学教学是一个充满学术气质的创造性活动,同专业学术研究一样,它本身是一门无穷无尽的学问”。从专业的分析论证,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设计到课程门类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模式,从教师对课程教学标准的解读、教学内容的精选到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探索、学习方法的启发指导,从学生对专业素养的认知内化到专业知识能力的理解掌握,都体现出大学教学活动的学术性。围绕教育、教学、课程、学习等开展研究和探讨,既是大学教师的应有之责,也是大学必然的科研和学术活动。课堂教学犹如浩瀚的天宇、深邃的海洋,充满无穷的人类智慧,蕴含无限的生命活力,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去遨游、探密。  

三、大学学生必须坚持求学问道德智共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广大莘莘学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强盛振兴的历史责任。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当代大学生,应该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要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提升专业综合素养,特别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树为民服务之愿,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在对当代大学生寄于厚望、充满期待的同时,我们也有些许担忧,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低头族”、“逃课帮”、“睡梦人”、“游戏侠”、“娱乐派”等小众群体的出现,让本该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大学学风生变出一些消沉和颓废。曾几何时,大学作为无数青年学子理想和信仰的圣地,价值和精神的殿堂,不再那么神圣、崇高。大学依旧在、已无读书人,知识没有用、理论无市场,平时不重学、考试出花样,图书馆清静、阅览室落荒,学业不求进、专业水货装,挣钱是王道、人生无理想。这样的现实局面,让高等学校黯然失色、饱受诟病,失去灵魂、迷失精神;让莘莘学子功利世俗、鼠目寸光,精致利己、庸碌无为。面壁十年图破壁、遂密群科济世穷,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卷开淑世之道、剑立天下太平,专业精进、学业报国等的学习理想和志向已不再雄浑高亢、铿锵有力;积雪囊萤、凿壁借光、磨穿铁砚、悬梁刺股、焚膏继晷、韦编三绝牛角挂书、目不窥园的学习风尚和精神已不再信奉坚守、崇尚笃行。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学业荒废、游戏人生,少数大学生杜撰抄袭、学术造假,少数大学生贪图享乐、价值扭曲,少数大学生精神萎靡、轻生厌世,更有极个别学生“精日”媚外、丧失国格。当年的“大学生如此丑陋”,是乎还在一幕幕重演。  

正学风、肃学纪,立学规、守学责,让大学的教学特别是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刻不容缓不容懈怠。学生的本份就是学习,学生的义务就是学习,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什么样的志向,就决定了什么样的道路,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就拥有了什么样的人生。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与师生座谈时指出的那样: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要勤奋学习,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珍惜时间,学业有成。树立坚定的专业理想,秉持炽热的专业情怀,担负厚重的社会责任,呵护至上的人格尊严。要牢记并践行习总书记的嘱托:一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三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我们期待着:所有的大学生都唤醒,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唤醒,所有的大学教育都唤醒!  

 

 

 

上一条:产教融合专辑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下一条:我与本科教学专辑(9):《中国财政史》课程教学的视角探讨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龙子湖北路22号 邮编:450046 联系电话(0371):69303823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设计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1024*768以上分辩率浏览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生工作室参与制作